尼姑庵中长大的孩子 NB}L|N/y=
在60年代末一个秋雨连绵的日子里,我出生在一个叫红布寺的古老庵堂里。据说 ,"mJ_xK7
这尼姑庵曾住着两三个老年尼姑,解放后被驱逐出去,红布寺成了耗子和蛇的乐园。这尼姑庵建在一个荒僻小村落的斜坡上,因多年失修,四处透风撒气,下雨的季节,外面下大雨,屋里下小雨,往往痰盂脸盆也漂浮起来,仿佛是盛世里的一场帆船比赛。 +4]0qadFr
这里我要交代一下,为什么我全家会迁移到这个荒僻的小村,为什么住在这密布蛇虫的尼姑庵中。我的姥爷家曾经盛及一时,在前清的时候嘉庆年间家人中了探花,是百年书香世家,方圆百里首屈一指的大户人家。姥爷年轻的时候有感于倭人屡次侵犯我国境,就投笔从戎,当了冯玉祥将军的贴身保镖-----因为姥爷身材高大魁梧,并且因为当地习俗,从小习武,在当地有飞毛腿之称,冯玉祥将军看到姥爷能文能武是可造之材,就推荐姥爷进了保定士官学校,这所著名军校赫赫有名,白崇禧、陈诚。张群、吴佩孚、齐燮元等出身于此。 \'V)~e1Bs
姥爷毕业后进入29军,当时军职为上校,作为敢死队队长参加了喜封口抗战,后为将军,后在中日会战中为国捐躯。姥爷是抗击日寇阵亡的,但在49年后家属不仅没有应有的尊重,反而全家被逐出世代祖传的宅子,房子大部分被推倒挖掘,以寻觅所谓隐匿的财宝。后来,我母亲考上师范学院,成了人民教师,没想到老师当时正受歧视,军阀的家属加地主再加臭老九身份,结果是下放到这个荒僻的村落。 [=sN
我出生后,当地的一些老人和老师来祝贺,听姥姥后来描述,一个老学究很是夸赞我:“这孩子,长的真漂亮,跟明星似的,这么大的眼睛,这么长的睫毛,忽闪忽闪的,哈,连头发也这么黑。” ~N|rv9iA\
渐渐的,我稍大了,妈妈工作很忙,经常要步行10几里路参加全体教师都必须参加的各种批判会,政治研讨会。我还离不开妈妈,妈妈就把我带在身边开会。可是,发生了一件事,我不能再跟着妈妈开会了。 tz{n1pe]
起因是一次献忠心会议,所有的老师都必须跟党代表呼喊万寿无疆,万寿无疆。当呼喊声静下来的中间,一个稚嫩的嗓音发言了:“呕呀,呕呀,呕呀,呕呀”,原来是还不会说话的我模仿大家呼喊,妈妈紧张坏了,这等于是破坏大会氛围,周围的老师强忍住笑,脸憋的通红。 KTCf`pY"
事后,妈妈做了深刻检讨,我不能再跟着了,问题是,我还需要母亲的照顾,而母亲的研讨班时间越拉越长,有时候老师们几天不许回家,会开到深夜,狠斗私字一闪念,批判木气呆气5气等等,妈妈有时候到了深夜,拖着疲惫的身躯,还要不行十几里回家照顾我。 Me@(]E;Z
荒凉的夜路,一个人也没有,只有夜风的呼号,偶尔有猫头鹰的怪笑声,妈妈的头发似乎都乍起来了,突然,一个失足,妈妈掉进一个大坑里,就听到一片似狼非狼的狂吠声,几条影子窜了开去。妈妈吓的手脚都冰凉了,定了定神,拼命往上爬,可怎么也爬不上去,折腾了半宿,天色有点明了,妈妈借着亮光一点,吓的一脚坐在地上。原来这里是个死人坑,刚才是野狗在撕扯着死人尸体吃。 \mhhu]
等妈妈满身泥浆的回到家,姥姥迎了出来,一看见妈妈的样子就哭了:“孩子,你这是怎么了?”,妈妈匆匆的说了两句就去照顾我了。 lP&gs |